默想&反省
今天的读经向我们展现天国的仁慈和超越法律的自由。天国直指人心,并能在法律的公义与天主的仁慈之间,找到相通,即天主对人的关爱。我们正处于礼仪年的终末,即将进入将临期,教会特意安排选读玛加伯书,不但是因为它讲论拥抱信仰的艰难,更因为这卷书有其突破,弥补了旧约其他书卷的不足,例如是首次暗示人死后的复活。教会作为团体,
默想&反省
今天的读经向我们展现天国的仁慈和超越法律的自由。天国直指人心,并能在法律的公义与天主的仁慈之间,找到相通,即天主对人的关爱。我们正处于礼仪年的终末,即将进入将临期,教会特意安排选读玛加伯书,不但是因为它讲论拥抱信仰的艰难,更因为这卷书有其突破,弥补了旧约其他书卷的不足,例如是首次暗示人死后的复活。教会作为团体,
默想&反省
贤淑且敬畏上主的妇女是丈夫一生的幸福;善良且忠信的仆人是家主喜闻的福乐。善用上主所赐予的恩典的人,必会得到更多的恩赐。
箴言描绘了贤淑的妇女,会如何发挥自己的女性天分,为家庭和社会带来祝福。这样的妻子和母亲,一定是丈夫和孩子们的荣耀。同样,在一个传统大家庭里,一位善良且忠信的仆人,是家主多大的福气!
默想&反省
圣史路加开始叙述耶稣所设的「不义判官和寡妇的比喻」时,便说明耶稣是为了劝人「应当时常祈祷,不要灰心」。所以,值得留意比喻中寡妇的态度,她一定是相信若她不放弃,判官最终是会为她伸张正义。这种信心其实也是天主对人的态度。也许以一个有创意的角度默观这段福音,会让我们明白天主对人的爱,同样是永恒不渝。且看!祂降生成人与人同住,
默想&反省
今天的福音提醒我们人生是一趟回归天父家乡的朝圣之旅,所以,勿让现世的任何人、事、物所束缚,以至于忘记我们是谁,忘记我们的归宿。这尘世的生命终将过去,我们的生活务必要以天主为中心。当每天的生活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我们的日常就是一种挑战,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人生的目的和终向;要在这个纷乱复杂的尘世中生活,寻获生命的真谛,
默想&反省
不分年代,不分领域,人们无休止地进入互相倾轧和内耗的状态。在各式各样的精神内耗中,人们似乎忘记了哲学上著名的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何处去?」为了能够对这三个问题做出正确的响应,我们需要进入神学的范围,有赖天主赐智慧相助。
智慧书的作者告诉我们:「她(智慧)世世代代,进入圣善的灵魂,
默想&反省
读经一请掌权者研究智能,虽然对象是当时的君侯,但为现代的领袖,例如管理员、老师、家长都适用。一位好的掌权者和领导人,会明白自己的既有成就,不是自己的功劳,而是天主在当中扶持。所以,有智慧的领袖懂得感恩,并持续寻求天主对自己的期望,并付诸实行。尽管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包含着的是天主的祝福。
默想&反省
尽自己能力帮助减轻别人在承受的痛苦,是正义和爱的义务。若要所有痛苦从世上消失,不是我们的力量所能及。我们只是无用的仆人,痛苦有它更大的意义。
备受痛苦折磨的人,容易问:「为甚么?」今天的智慧书彷佛在说:痛苦是天主给我们的试炼,好像炉中的黄金,让我们成为天主所悦纳的全燔祭。这解释相信很难为受尽痛苦煎熬的人接受。
默想&反省
伯多禄曾问耶稣,该宽恕弟兄多少次。耶稣否认了为伯多禄来说已经是超出他极限的七次,回答说:七十个七次。耶稣为甚么这样说,难道真的会有兄弟得罪我们那么多次?当然不会,否则不是我们疯了,就是那位兄弟疯了。耶稣知道我们的限度,为人来说很难,只有天主可以做到。除非有一种情况,就是这人信德大。
默想&反省
耶稣洞察世俗人情,并对其中的智慧有着敏锐的感知力。祂运用人们对钱财的态度,来讲述人对天主该有的态度。管理财富的那些人间智能和忠信,本身是一种美德。耶稣邀请我们去用这样的美德或态度,反省自己对天主的忠信。耶稣似乎在提醒我们:当我们把管理财富时的忠信,变成了对财富本身的贪恋时,我们的心便会偏离它的本源。
默想&反省
「不忠信管家」的比喻,似乎不太容易理解。一种比较普遍的圣经诠释告诉我们,需要在当时的巴勒斯坦文化背景下去理解这个比喻。故事中提到的管家,类似主人的财物代理。他所减去的那些债务部分,本应是他的利润。主人非但没责备,反而称赞了他。耶稣在用这个比喻来告诉我们甚么?或者更好说,我从耶稣的比喻中听到了甚么?
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