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明头条】|沈斌主教专访(七):关于上海教区16万教友的牧灵规划及信仰培育……

圣爱:上海教区有16万教友,作为羊群的牧人和信仰的导师,您有怎样的牧灵规划?例如,据2022年上海人口统计,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上海户籍总人口的36.8%,在上海老龄化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为老年教友服务?如何展开对年轻教友的信仰培育?

沈斌主教:在今天的上海,关于堂区牧灵工作的开展,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传统上,堂区神父的大部分工作是圣事性的,这是必须的和必要的,但是,除此之外,也应该有创意地设计堂区的信仰生活,要敢于跳出既有的思维和惯有的模式,开拓一下思路,发挥一下想象力,在具体实践中探索堂区牧灵的新模式。

上海是人口流入型的国际大都市,在上海的教友中,也有各行各业的精英,年轻人也很多。能拥有这样的教友,是我们的幸运。这些教友我们要组织好,这就需要我们的神父和修女增强责任心和紧迫感,把教友们带动起来,不仅要提升他们的信仰知识与灵性素养,同时也要增加他们对于教会的归属感。

我们首先要关注领洗后新教友的再培育工作。领洗不是终点,如果堂区对新教友不闻不问,很多人可能就流失了,加强对新教友的引导和关怀非常重要。堂区神父要把对新教友的培育放在心上,比如给予他们关于教会圣事礼仪、信仰道理和灵性生活的培育,引导他们从认知到经验上融入教会,善度教友生活。

有很多年轻教友渴望对信仰有更多的了解,对灵性生活也很有热忱,堂区应该为他们提供机会满足他们的需要。为避免老套乏味,我们需要不断尝试新的、富有生机的形式,以符合年轻人的兴趣和需求,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比如可以组建不同信仰主题的小组,让有共同需要的教友彼此学习交流,一起成长;可以开设一些教理讲授的课程或某个主题的讲座;可以结合礼仪年进程中的各个时期,为他们讲解礼仪或安排灵修活动;组织他们去朝圣,或者安排主题性的避静,等等。堂区神父应该多聆听年轻教友的声音,去了解他们的需要,切实地帮助他们,比如在堂区为他们创造社交的机会,让他们与神父及彼此建立友谊,方式可以多种多样,聚会分享、参与堂区服务、聚餐等等都可以。总之,年轻教友是堂区生机与活力的主要来源,我们要在提高他们信仰素质的同时也让他们参与到堂区的信仰生活中。

在上海教区,市区和郊区堂区牧灵工作的区别还是很大的,一般来说,市区年轻教友比较多,郊区老年教友比较多,所以,市区和郊区的牧灵重点也是不一样的。对于郊区堂区,神父们可以定期上门看望老年教友,为他们行圣事和送圣体,与他们聊聊天,花点时间陪伴他们;也可以组织年轻教友一起为老年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对于老年教友来说,如果子女不在身边,特别是失独或独居的老人,他们会很孤独,这时候,教会对他们的关怀就更为重要。堂区可以把年轻人组织起来,到老人中间去,这对年轻人和老年人两个群体都有益处。当然,我们也可以组织一些老年教友自己的活动,比如老年教友的祈祷小组、读经班,以老年教友为主的朝圣等。

圣爱: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之后,教会肯定并鼓励教友的传教使命,教宗方济各也说,“平信徒是教会的主角”,您认为在教会中,教友应该怎样参与教会事务?您认为女性在教会内的角色是怎样的?

沈斌主教:在堂区生活中,本堂神父要避免独角戏,因为神父的精力是有限的,对堂区的牧灵规划与具体操作,只有本堂神父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的。堂区的主体是教友,神父的角色是管理与服务,堂区的建设离不开教友们。所以,神父们要有胸襟,把堂区的门打开,让优秀的教友们参与进来,善用他们的天赋与能力,让他们为堂区的发展出一份力。

对于教友,我们首先希望他们能够积极进堂,参与堂区的各项活动。我希望我们的教友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而不仅仅视自己为一个被动者或旁观者的角色;甚至,他们不应该只是堂区活动的参与者,他们也要主动跟神父们沟通,为堂区生活出谋划策。

关于女性在教会中的角色,我认为她们在教会中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非常多,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看到,参与弥撒的女性教友与男性教友更多,在堂区参与并承担许多具体工作的,也是女性教友更多。女性教友可以在教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所以我觉得要充分相信、信任女性教友,多给她们创造机会,让她们将自己女性的特质优势发挥出来。当然,我们的本堂神父也应该引导她们的工作,使她们能尽职尽责地为堂区服务,确保堂区工作的和谐运作。

总的来说,在教会生活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不同角色的重要性,善于引导和合作,既满足教友的需要,也推动教会事业的发展。我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够创造一个充满活力、多彩多姿的教会生活。

Daily Program

Livesteam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