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明头条】|《愿祢受赞颂》的7个领域和7个目标

前教宗方济各于2015年发布的《愿祢受赞颂》通谕,以数千年来圣经和天主教教义为基础,阐述了我们与天主造物主的关系。教宗邀请我们参加“愿祢受赞颂”行动纲领:“我诚邀所有人携手共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我们想要的未来:一个更加包容、友爱、和平和可持续的世界。”
《愿祢受赞颂》行动平台由促进人类全面发展部提供,旨在服务于普世天主教会和“所有善心男女”。 (LS 3) 它适用于七个领域。
家庭 所有家庭和个人;堂区和教区 堂区、教区、总教区和主教会议;教育机构 中小学、大学和其他教育中心;医疗保健和康复 医院、诊所、康复中心和其他医疗保健服务;组织和团体 平信徒运动、团体、非政府组织、基金会和通讯中心;经济部门 工人和企业、农场和合作社;宗教 宗教团体、教区和团体。
《愿祢受赞颂》七个目标为我们每个人在照料我们共同家园时可以采取的紧急和即刻行动提供了指导。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作为天主的工具,按照各自的文化、经验、参与和才能,共同合作,照料受造界。(LS 14)
响应地球的呐喊
“响应地球的呐喊”呼吁我们保护共同的家园,保障所有生物的福祉,公平应对气候危机、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可持续性。行动可以包括采用可再生能源和能源自给自足措施,实现碳中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农业,以及保障人人享有清洁水源。
生态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认为,经济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子系统,而人类社会本身又嵌入于我们共同的家园——生物圈。相关行动可以包括:可持续生产和消费;道德投资;撤资化石燃料、剥削性畜牧业以及任何对地球和所有生物有害的活动;支持循环经济;优先考虑照护劳动并保护工人的尊严。
践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践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以自给自足的理念为基础,并提倡在资源和能源使用方面保持节制。具体行动包括减少浪费和回收利用,养成可持续的饮食习惯(选择更多植物性饮食,并明智地选择肉类和奶制品的摄入),提高对消费主义态度和习惯的认识,鼓励更多地使用公共交通和主动出行方式(步行、骑自行车),以及避免使用一次性物品(例如塑料制品)。
生态教育
生态教育旨在以整体生态学的精神重新思考和设计课程和制度改革,以培养生态意识和变革行动。行动可以包括确保人人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促进人权和生态系统的福祉,在团体内推广《愿祢受赞颂》的主题,鼓励学生和教师发挥生态领导力,以及开展生态修复活动。
生态灵修
生态灵修源于深刻的生态归依,帮助我们“在万物中发现天主”,无论是在造物之美中,还是在病人的叹息和受苦者的呻吟中,都应如此,并意识到灵性生活与世俗现实密不可分。鼓励与天主所有受造物建立更合乎伦理、更富慈悲心的关系行动,可以包括推广以受造物为基础的礼仪庆典、开展生态教理讲授、退省、培育项目等。
团体复原力与赋能
团体复原力和赋权设想了一个团体参与和各级参与行动的历程。行动可包括提高认识、促进宣传和开展人民运动,以及鼓励在当地团体和邻里生态系统中扎根和归属感。
回应穷人的呼声
“回应穷人的呼声”旨在呼吁促进生态正义,并意识到我们肩负着守护人类生命(从孕育到死亡)以及地球上所有生命形式的使命。行动可以包括鼓励团结互助的项目,特别关注弱势群体,例如原住民团体、难民、移民和处境危险的儿童;分析和改进社会制度;以及开展社会服务项目。
——翻译+编辑《愿祢受赞颂》行动平台
Daily Progr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