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问神父】330|门徒与宗徒之分,为何十二宗徒外仍有人被称之为宗徒?

问题真理文化的弟兄姐妹们,你们辛苦了。因为刚刚我们庆祝了巴尔纳伯使徒的纪念日。但是,这位使徒好像又称为“宗徒”,对吗?在我印象里,宗徒不是只有12人吗?为什么巴尔纳伯也称之为宗徒?所以,这就是我的问题。想请问一下在教会里,“门徒”和“宗徒”有什么区别吗?为什么12宗徒之外,还有人也可以称之为“宗徒”,为什么这么称呼呢?烦请帮忙解答,谢谢你们!

方济神父

门徒(Disciple)

“门徒”这一个词,在希伯来、希腊(Mathetes)及拉丁文(Discipulus)里,词根的意义都出自“学习”,有“门生”、“学徒”、“学者”的意思。他们是接受某一种学说、跟随某一位老师的人。中文翻译是“门徒”。“门徒制度”在许多东方宗教,比如佛教、印度教里,还有在希腊哲学派别(如毕达哥拉斯主义Pythagoreanism)里都有。但是,“门徒”区别于“学徒”。因为“学徒”涉及到的只是职业上的技能而已,而“门徒”所牵涉的却是整个生活态度,及整体的价值观念。

当“门徒”这个词出现在《旧约》里出现时,它还没有现在的意义,就是门徒或学生专门跟从老师学习技艺的意义。严格意义上来说的话,当时的先知、司祭及立法者也不能称之为“老师”,而应当被称之为“证人”。因为他们是天主旨意的传述者,而且他们担任这一职务,主要的不是因为他们个人的天资或口才,而是因为天主的召选。而他们的弟子,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门徒”,而是侍役、仆人。比如,在《列王纪上》,厄里亚先知吩咐自己的仆人朝海边观看(列上18:43);厄里叟先知吩咐自己的仆人革哈齐传话(列下4:12)等等。

但是到了《新约》时代,师傅及门徒的关系开始变得较为明显,而且有不同的意义。 从广义方面说,“门徒”是指由某一位师傅受教而言(玛10:24;路6:40)。而从较为狭义的意义,“门徒”一词指的是接受某人的道理,并按照其道理的指示而生活的人。比如,法利塞人或若翰都有自己的门徒。他们的这些门徒是跟随他们,并按着他们的教导来生活(玛22:16;谷2:18;玛9:14;11:2)。从这一层面的意义来说,耶稣的随从者们都可以被称之为“耶稣的门徒”,尤其是那些特别地蒙召选的,通常称之为“宗徒”的12位门徒。除了他们之外,还有更大的一批人追随耶稣,听祂的教导。这些人都称之为祂的门徒(谷2:15;路7:11;若2:2,17,22)。而在这一批人中,他们耶稣曾派遣他们两个两个地外出传教(路10:1-17)。在《宗徒大事录》里也会经常提到“门徒”一词,指的是那些皈依领洗,信奉耶稣的人。这也正是现在教会称之为“教友”或“基督徒”的一群人。(宗6:1;9:19)

宗徒(Apostle)
福音当中所记录的十二位宗徒却是特别的一群人。他们出于门徒,却又高于门徒,享有一些其他门徒没有的特权。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他们的数目,总共12人。数字“12”是一个圆满的数字。耶稣拣选“12”宗徒的动机,主要的是为了它的象征性。它使人记起组成以色列子民历史上的12位圣祖及后来的12支派。这样,耶稣也挑选了十二位组成天主新选民的基础--宗徒(路6:12)。同时,耶稣也亲自表示了它的象征性。当伯多禄问耶稣,跟随祂可以得到什么时,耶稣回答说:“你们这些跟随我的人,在重生的世代,人子坐在自己光荣的宝座上时,你们也要坐在十二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支派。”(玛19:28)但是,这种显明的象征意义,并不与耶稣的确挑选了十二位宗徒的历史性,互相矛盾,因为二者都是有历史根据的事实。

由祈祷而召选

其次,耶稣在祈祷之后召选了宗徒们。其实,在每项一重要的行动之前,耶稣都会先去祈祷。“在这几天,耶稣出去,上山祈祷,祂彻夜向天主祈祷。天一亮,他把门徒叫来,由他们中拣选了十二人,并称他们为宗徒。”(路6:12-13)再比如,在第三次预言受难和复活之前,“耶稣上耶路撒冷去,暗暗把十二个门徒带到一边,”(玛20:17)教训他们一些事情。所以,宗徒们是受耶稣偏爱的。
宗徒职位的重要性及使命
再次 ,耶稣挑选的这十二位宗徒是非常重要的。这可由耶稣在拣选十二位宗徒之前的行动上看出来。而且,关于耶稣拣选十二位宗徒,以及在拣选之前,以及耶稣对十二位宗徒的特别的教导,每一篇福音当中都有记载。比如说在拣选宗徒们之前,耶稣先是上了山,离开了人群(谷3:13);路加福音上更清楚地说,耶稣上了山,彻夜祈祷(路6:12)。玛窦福音上说:耶稣“一见到群众,就对他们动了慈心,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像没有牧人的羊。于是对自己的门徒说:‘庄稼固多,工人却少,所以你们应当求庄稼的主人派遣工人,来收他的庄稼。’”(玛9:36-38)在这里,耶稣看见群众像是没有牧人的羊,于是心生怜悯。紧接着,福音当中便记载了耶稣首次派遣十二宗徒传教:“耶稣将他的十二门徒叫来,授给他们制伏邪魔的权柄,可以驱逐邪魔,医治各种病症,各种疾苦。”(玛10:1)从这些福音章节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宗徒这一职务的特别性。

关于宗徒的使命,他们应继续天主父的全权代理者--耶稣--的工程,在世宣传天国的福音(玛28:18;谷16:15-18),并与宗徒之长伯多禄保持组织上的联系(玛16:18)。而这一使命也应当经过他们的继位者,持久执行下去,直至世界末日(玛26:20;格前4:1;亦见格后5:20)。为能完善实行这个使命,耶稣给了他们权柄,使他们的团体组织,教会,不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却一直永存。

宗徒的条件
哪些人是宗徒?根据《宗徒大事录》上关于拣选玛弟亚宗徒时的描述:“所以必须从这些人中,即主耶稣在我们中间来往的所有时期内,常同我们在一起的人中,由若翰施洗起,直到耶稣从我们中被接去的日子止,由这些人中,应当有一个同我们一起作他复活的见证人。”(宗1:21-22)宗徒不仅从一起初就是门徒中的一员,而且应当是由耶稣直接拣选,是耶稣死亡及复活的见证人。玛弟亚就是以此条件而加入了这十二人的宗徒团体。

这也是狭义上的“宗徒”。另外,按着这个标准来看的话,圣保禄也是名副其实的宗徒,且我们常称他伙“外邦人的宗徒”。因为他看见了复活的耶稣,并由祂直接拣选,而又直接接受了传教的使命(宗9:1-19;迦1:12;格前15:3-11)。

广义上的宗徒

但是,初期教会中的一些热心传教士,虽然他们并没有受耶稣拣选,却也有着“宗徒”的名衔。比如巴尔纳伯(宗14:4),安得洛尼科及犹尼雅(罗16:7;见格后8:23;斐2:25)。《圣经》原文上也将他们称之为“宗徒”(或有翻译“使徒”)。这种意义上的“宗徒”是广义的,因为他们不曾是耶稣的直接门徒,也未曾直接地受耶稣的拣选。但是,他们确实在传教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所以也称他们为“宗徒”。又比如,圣博德(St. Patrick巴特里爵主教)被称之为“爱尔兰的宗徒”,因为依赖他的努力,整个爱尔兰民族全部皈依了天主教。

Daily Program

Livesteam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