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教新闻】|从“泥人”到“泼水”:菲律宾人这样庆祝圣洗者若翰瞻

每年624日,菲律宾北部甲万那端省(Nueva Ecija阿利阿镇(Aliaga镇阿利亚加(Bibiclat)村都会庆祝圣洗者若翰瞻礼。参与者在黎明前起床,将自己浸泡在泥巴中或用附近稻田的泥涂抹面部,并用香蕉干叶包裹全身。这一独特的仪式被称为“Pagsa-San Juan”“Taong Putik”(泥人),吸引了大量当地居民和游客。通过这样做,他们模仿了《圣马尔谷福音》中对洗者若翰的描述:“身穿骆驼毛的衣服,腰束皮带,吃的是蝗虫与野蜜。”

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西班牙殖民时期,但在二战期间尤为著名。在日本占领期间,村民们会躲藏在田间,祈求圣洗者若翰降雨,以躲避日军的搜捕。当大雨迫使士兵们寻找避雨之处时,村民们便浑身泥泞地出现,享受着雨水的洗礼。然后,他们会带着泥和香蕉叶子前往镇上,收集蜡烛和钱,奉献在教堂中的圣若翰像前。

当地天主教会表示,浑身涂满泥巴象征着悔罪,突显了人类回归天主的恩典,这是洗者若翰在荒野中所宣讲的。圣洗者若翰教堂在623日的脸书帖子中提到,这种仪式象征着悔改和新生活。

都市信仰:在唐加洛的泼水(Basaan节庆祝活动

在菲律宾各大城市,特别是以圣若翰命名的城市,信友们通过互相泼水来纪念这位曾在约旦河中为追随者和耶稣受洗的圣人。帕拉尼亚克市唐加洛的泼水节也吸引了大量信友。如今,曾经是沿海小镇的帕拉尼亚克市已成为一个拥有超过68.6万人口的繁华城市。

Rappler Communities应用的信仰聊天室中,用户迈克尔和卡拉贝分享了唐家洛年度泼水节的照片。卡拉贝,一位24岁的教师表示,参加泼水节让他感到颇为怀旧。他提到,他的父亲来自这个举办节日的村庄,常常分享庆祝活动开始时帕拉尼亚克市拥有美丽的海岸线,当时甚至还有水上游行。

悔改与重生:洗礼的象征

对于天主教信友来说,水象征着圣洗圣事。卡拉贝在信仰聊天室中表达了对泼水节日的一些忧虑,他认为“泼水节似乎已经沦为单纯的狂欢和派对,并将其归因于缺乏教义讲授,这是教会许多问题的根源之一

尽管庆祝方式各异,但无论是泥人节还是泼水节,这些活动都表达了对圣洗者若翰的深厚敬意和虔诚信仰。通过这些独特的仪式,菲律宾人不仅纪念了这位重要的圣人,还通过悔改和重生的象征,彰显了他们对信仰的坚守和对天主的信赖。

Daily Program

Livesteam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