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教宗讲道】| 既称天主为父,就要怀着开放、关爱和真诚的态度去爱人

7月27日,常年期第十七主日,教宗良十四世在带领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众诵念《三钟经》之前,以当天弥撒礼仪的福音内容为主题,分享说: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主日天快乐!
在今天的福音当时,耶稣教给祂的门徒们“主祷文”(参 路11:1-13)。这是一个将所有基督徒团结在一起的祈祷文。借此祈祷,主邀请我们以纯朴而率直,子女般的信赖和深知被爱的情感以“阿爸”、“父呀”来称呼天主父。(《天主教教理》#2778)
《天主教教理》对此的表述很好,说:“如此,通过主祷文,天父向我们启示祂和同时,也给我们揭示我们的真面貌。”(《天主教教理》# 2783)的确,这是多么得真实。因为我们越是充满信心地向天父祈祷,我们就越发现自己是被爱的孩子,就越知道祂的爱的伟大。(参 罗8:14-17)今天的福音继续以生动的形象来描述天主父性的特征:一个人即使是在半夜也会起来帮助他的朋友款待一位不速之客;一位善心的父母会将好东西给自己的孩子。
这些形象都在提醒我们:当我们来到天主面前时,即便我们在不适宜的时间敲响祂的门,就是在犯了错误之后,或是错失机会、失败之后,天主总不会对我们置之不顾。这甚至需要祂为了接待我们而不得不“叫醒”在家里睡觉的孩子(参 路11:7)。事实上,在教会大家庭里,天父毫不犹豫地让我们所有人参与祂的每一个爱的举动。当我们向天父祈祷时,祂总是会俯听我们。如果有时祂以人的理智难以理解的方式来回应,那正是因为祂以智慧和远见行事。这是我们所无法理解的。但即便是在这样的时刻里,让我们不要间断祈祷,却要更加充满信心地祈祷,因为在祂身上,我们总能找到光明和力量。
当我们诵念“主祷文”时,除了庆祝成为天主子女的恩宠之外,我们也表达了自己的承诺以回应这一份礼物,就是要在基督内把他人像对待弟兄姐妹一样来爱护。对此,曾有一位教父写道:“我们必须铭记并知道……当我们称天主为‘我们的天父’时,我们也应该在行为举止上像天父的孩子”(迦太基的圣西彼廉),另一位教父也说:“如果一个人的心里充满着残忍且缺乏同情,那么他将不可以称天主为父;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身上不再有天父仁慈的印记。”(金口圣若望)我们不能一边在祈祷中称天主为父,一边又对近人苛刻、麻木不仁。相反地,重要的是我们自己需要先被天主的美善、耐心和怜悯所改变,这样祂的面容才能像镜子一样反映在我们身上。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今天的礼仪邀请我们,通过祈祷和爱德,感受被爱,并像天主爱我们一样去爱他人,就是怀着开放、灵活、彼此关爱、真诚的态度去爱人。让我们祈求玛利亚来帮助我们回应这一召唤,好使我们能散发天父面容的芬芳。
Daily Progr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