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周三,教宗方济各在保禄六世大厅公开接见活动的教理讲授中,分享说: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
在上一次的教理讲授中,我们看到宣讲福音是喜乐的,福音是为了每一个人,而且对当下也是如此。现在让我们来看最后一个基本特征:宣讲必须在圣神内实现。的确,要“传讲天主”,仅凭见证令人喜悦的可信性、宣讲的普遍性和信息的及时性是不够的。若没有圣神,一切热心都是徒然的,
12月6日周三,教宗方济各在保禄六世大厅公开接见活动的教理讲授中,分享说: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
在上一次的教理讲授中,我们看到宣讲福音是喜乐的,福音是为了每一个人,而且对当下也是如此。现在让我们来看最后一个基本特征:宣讲必须在圣神内实现。的确,要“传讲天主”,仅凭见证令人喜悦的可信性、宣讲的普遍性和信息的及时性是不够的。若没有圣神,一切热心都是徒然的,
12月3日,将临期第一主日,教宗方济各在玛尔大之家,通过话筒对伯多禄广场上参与诵念《三钟经》的信众说:
亲爱的弟兄姐妹,主日平安!
今天我还不能读所有的东西,我正在好转,但我的声音还是不好。布拉伊达蒙席(Monsignor Braida)将宣读教理讲授。
今天是将临期的第一个主日,从今天礼仪的简短福音中,(参阅 谷13:33-37)
11月29日周三,教宗方济各在保禄六世大厅公开接见活动的教理讲授中,分享说:
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午好!
前几次,我们讲到基督徒的宣讲是一种喜乐,是每个人的喜乐,今天我们来看到第三个方面:宣讲是为了今天。
许多人都在埋怨今天,他们看到的是战争、气候变化、国际层面的不义,以及移民现象和时下的“家庭危机和看不到希望”,我们有很多理由感到担忧。总的来说,
11月26日,常年期第三十四主日,基督普世君王节,教宗方济各由于健康问题,在大厅内通过话筒对伯多禄广场上参与诵念《三钟经》的信众说:
亲爱的弟兄姐妹,主日平安!
今天我不能出现在窗口,因为我的肺部发炎,布拉伊达蒙席(Monsignor Braida)将读今天的反省。蒙席很了解,因为是他写的,而且他总是写得很好!非常感谢您的到来。
11月22日周三,教宗方济各在圣伯多禄广场公开接见活动的教理讲授中,分享说:
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午好!
上次我们讲了基督徒的福传是喜乐的之后,今天让我们来关注第二点:福音是为每个人的,是带给每一个人的喜乐。当我们真正遇见主耶稣的时候,这种相遇的奇妙就会充满在我们的生命,并要求超越自己。祂希望如此,因为祂的福音是给每一个人的。事实上,福音具有提升人性的力量,
11月19日,常年期第三十三主日,教宗方济各在带领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众诵念《三钟经》之前,以当天弥撒礼仪的福音内容为主题,分享说:
亲爱的弟兄姐妹,主日平安!
今天的福音向我们讲述了塔冷通的比喻。(参阅 玛25:14-30)主人外出远行时,将他的塔冷通,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他的财产,委托给他的仆人。塔冷通是一种货币单位。他按照每个人的才能分配给他们。当他回来后,
11月15日周三,教宗方济各在圣伯多禄广场公开接见活动的教理讲授中,分享说:
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午好!
在与几位宣扬福音的见证人会面后,我建议将这一轮关于使徒热忱的教理讲授总结为四大重点,这是受到《福音的喜乐》劝谕的启发,我们将在本月庆祝该劝谕十周年。今天我们要讲四点中的第一点,不能不与福传姿态所依赖的态度有关:喜乐。喜乐是基督徒的讯息,
11月12日,常年期第三十二主日,教宗方济各在带领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众诵念《三钟经》之前,以当天弥撒礼仪的福音内容为主题,分享说:
亲爱的弟兄姐妹,主日平安!
今天的福音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每个人生命意义的故事。这是十个童女被呼召出去迎接新郎的比喻。(参阅 玛25:1-13)生活就是这样:为我们蒙召到耶稣那里去的那一天做伟大的准备!然而,在十个童女的比喻中,
11月8日周三,教宗方济各在圣伯多禄广场公开接见活动的教理讲授中,分享说:
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午好!
在讲述了众多热心传讲福音的见证人后,今天我要介绍一位二十世纪的法国女性,她是天主的婢女玛达肋纳・德尔布雷尔(Madeleine Delbrêl)。她生于1904年,1964年蒙主恩召,是一名社会工作者和作家,拥有神秘经验,在巴黎郊区与工人相处了30多年。
11月5日,常年期第三十一主日,教宗方济各在带领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众诵念《三钟经》之前,以当天弥撒礼仪的福音内容为主题,分享说:
亲爱的兄弟姐妹,上午好!
从今天礼仪的福音中,我们听到一些耶稣谈论经师和法利塞人的话语。他们是人民的宗教领袖。对于这些掌权的人,耶稣使用了非常严厉的话语,“因为他们只说不做”(玛23:3)和“他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叫人看”。(玛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