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明头条】|没有人穷到什么都无法给,也没有人富有到什么都不需要

尽管欧洲许多修会面临其成员老化的挑战,但使命的核心永远不变:就是以爱和奉献为有需要的人服务。在意大利南部的马泰拉,93岁高龄的西诺波利修女继续在其所在城市的街头服务,活出爱近人的牧灵使命。

已故教宗方济各在第61届世界圣召祈祷日文告中引用本齐(Oreste Benzi)神父的话,说,“没有人穷到什么都无法给,也没有人富有到什么都不需要”。纵观西诺波利(Angela Sinopoli)修女的一生,人们会说果真如此。无论年龄、经验和身在何处,为了爱,总有一些东西可以给予和领受。现年93岁的西诺波利修女是一位退休护士,在喜悦中度过了70年的修会生活。她是拯灵会的修女,自2001年以来一直在意大利马泰拉提供关怀近人的牧灵使命。

这一使命催促她走上街头去拜访孤独者、病患,以及那些寻找值得信任、可分担生活负担者的人。修女精力充沛,其基础在于对恩典的认识:尽管她93岁了,但以坚韧和幽默面对每天的挑战,激励她的恰恰是她先领受的爱,这使她面对任何事时都不会气馁。

西诺波利修女的风格可以用三个词汇来概括,即:力量、精力和勇气。她从依纳爵灵修这个拯灵修女会的支柱中汲取智慧,深入人群、在人们身边陪伴他们。

因此,年龄阻止不了修女与他人分享天主的喜乐和慈悲。尽管身体可能有所限制,但心会超越一切界限。西诺波利修女聆听那些信赖她的人,成为他们生活的同伴,让他们藉着诉说得到治愈。

明确说出每一件事物,它们就会浮现出来,我们便能在希望的光明中、而非在绝望的黑暗中面对它们。修女解释道,“每一次人们向我讲述他们的问题和恐惧时,我都会鼓励他们继续前行。有时我们一起祈祷,有时我们会相视而笑”。我回到家后,会将这一切放在个人和团体的祈祷中。“这是见证天主对他们的爱的一种方式。”

危机中的聆听时刻
西诺波利修女不戴手表,一清早就出门开始在城里走动。她很清楚与人们一起“磨蹭时间”的艺术,以及善用偶遇的契机。早上,她会安排当天要去探访的家庭;有时也有一张与人联系的名单。修女知道他们处于困境中,并通过“打电话”给予牧灵关怀。给别人致电虽然只是简单问候一下,但对接电话的人来说可能是一个温柔的举动。这种与人沟通的方式,重点在于让他们知道有人惦记着自己。这会激起信任和希望。

但有时在街上会有意想不到的相遇,这会让西诺波利修女能够像伯多禄那样,说:“银子和金子,我没有;但把我所有的给你。”(宗三6)修女将聆听视为一种分担人们的痛苦、与他们共患难的方式,以免任何人独自承担自己的问题。

修女把这种关怀视为服务,旨在解决当下的问题,人类学家马蒂诺(Ernesto De Martino)将其称之为“当下危机”,就是说,看不见意义何在,没有能力掌控自己的生命和在生活中自己的角色。在这个危机重重的时代,西诺波利修女感到迫切需要帮助人重新找到存在的价值。她指出,“特别是妈妈们向我讲述她们与子女的问题。父母亲感到孤立无援,面临着诸多养育方面的问题,南方地区的就业不稳定是另一个令人担忧的原因,人们害怕没有未来”。

一起希望
聆听这些情况时会出现一个诱惑,就是想要给出解决方案,但有时真的没有答案,或者硬是给出的答案其实不适合。但在修女“随身携带的工具箱里”有不加评判的聆听、静默、将他人的言语默存于心,以及“陪伴人们,不让他们沮丧,反而是要怀有希望”。修女明确指出,“但对于要说什么,我没有一套套的说词,只是让主建议我的言语引领我”。她谦卑地信赖天主的旨意。

向耶稣基督学习走向边缘地区
走出家门、探访人们,方济各教宗称之为“走向边缘地区”,这正是以耶稣为榜样的西诺波利修女福传的一种方式。耶稣视人们为亲爱的受造物,关注穷人并给他们带去希望的方式,西诺波利修女被耶稣的方式深深吸引,进而去寻求与人的相遇,以看见天主在这世上施展的作为,她坚信尽管有冲突和问题,天主始终在施展威能。

西诺波利修女是许多退休、卸下职务后仍继续服务的其中一位修女。她最后总结道,“我们一生都在服务他人。我们选择的生活和我们的神恩是要喜悦地分享恩典!领受和分享永远不会结束。”

——原文取自梵蒂冈新闻

Daily Program

Livesteam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