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明头条】|亚洲教会的槟城时刻:希望的朝圣之旅
2025 年 11 月 27 日至 30 日,在马来西亚槟城举行的“希望的朝圣之旅”将邀请亚洲教会以“亚洲人民同道偕行”为主题,共同踏上信仰之路。
在亚洲天主教会的关键时刻,数百名主教、神父、修女、执事和平信徒领袖将齐聚槟城,参加“希望的朝圣之旅”。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集会,旨在重新构想教会如何在亚洲不断变化的社会和精神环境中传播福音。
亚洲人民携手同行
由亚洲主教团协会(FABC)主办,马来西亚槟城教区承办的“希望之旅”将汇聚来自亚洲各地,涵盖多元教会、文化和语言背景的人们的声音。在亚洲践行福音并非一个世俗意义上的聚会,而是一次朝圣之旅,一段拥抱差异、携手前行的信仰之旅。槟城邀请教会在这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分裂、联系更加紧密、也更加复杂的世界中,重新活出并分享耶稣的故事。
主讲嘉宾包括塔格莱枢机主教(Cardinal Luis Antonio Tagle)、达味枢机主教(Cardinal Pablo Virgilio David)、克里斯托弗·普劳斯总主教(Archbishop Christopher Prowse)、科林·卡尔米亚诺(Colin Calmiano)等知名人士。他们将都对后疫情时代、后全球化时代的复兴、和解与培训门徒提出独到的见解。
本次大会的主题“与亚洲人民同道偕行”的灵感源自福音中东方三贤士遇见基督后“由另一条路返回自己的地方去了。”(玛2:12)的故事。它象征着教会历经两千年,依然勇于探索新道路,与亚洲各民族、文化和信仰携手并进,而非孤军奋战。
与当今亚洲的相关性
如今的亚洲正处于十字路口。这里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青年人口和发展最快的城市,但同时也面临着日益加剧的不平等、生态环境恶化和宗教两极分化等问题。在整个亚洲地区,天主教信友人数虽少,他们往往在多元宗教环境中默默践行信仰,但他们的信仰见证始终体现着服务、慈悲与和平建设。
在这样的氛围下,“希望的朝圣之旅”并非一场思想交流会,而是一场复兴运动,它呼应了教宗方济各关于共议教会的愿景:聆听、辨别、携手前行。它力求重拾亚洲主教团协会(FABC)最初提出的“三重对话”:与穷人对话、与不同文化对话、与不同宗教对话。
亚洲各地的社会正面临技术变革、移民和道德不确定性,教会的任务是保持其作为可信伙伴的地位,成为先倾听后宣讲、先服务后教导、谦卑地与各民族同行的教会。
亚洲教会的槟城时刻
槟城以其多元文化精神和信仰和谐共存而闻名,为此次活动提供了一个象征性的场所。这里古老的教堂、寺庙和清真寺并肩而立,见证着丰富的对话历史。在此背景下,“希望的朝圣之旅”既是一次反思,也是一份路线图,为亚洲教会提供了一个停下来、祈祷并为未来道路规划的机会。
展望即将到来的2033年禧年(基督复活2000周年),此次聚会邀请所有信仰人士携手同行,满怀希望,重塑亚洲教会的面貌,并在亚洲大陆的语言、音乐和故事中重新发现福音的喜乐。
对于一个充满对比的地区,财富与贫困、信仰与怀疑、希望与苦难并存,“希望的朝圣之旅”很可能标志着一个转折点:提醒人们在亚洲的中心地带,基督的福音不是通过征服,而是通过慈悲继续传播;不是通过回头,而是通过“走一条不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