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明头条】|信仰是与主之间鲜活的关系
对待信仰,要像对待今日降临的新生事物一样,而非仅仅将其视为例行公事。当信友习惯失去内在意义时,灵魂便开始对神圣事务习以为常。去参加弥撒,却不被触碰;祈祷,却不与天主对话;告解,却不经历真正的痛苦。一切都变成了一系列的形式,一种“机械式”的信仰。
圣十字若望曾告诫我们:“以满怀爱意完成的小事,比许多不带爱意的事更蒙天主喜悦。”(《光明与爱的指尖》,第37条)信仰并非一种习惯,也非徒有其表,而是与主之间鲜活的关系。若无爱,即使是神圣之物也会变得冷漠。请提醒我们主的话:“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 (玛福音 15:8)
基督徒的生活总是面临着陷入例行公事、灵性自动化的风险,在这种自动化中,信仰的形式、祈祷、弥撒、圣事都变成了外在的重复,失去了内在爱的火焰。曾经因与基督相遇而燃起的心灵,最终可能会冷却,习惯于恩典,仅仅活成一个“徒有信仰表象”的人。
然而,像今天刚进入基督信仰那样凭着信心生活,就是活出起初的爱:当我们意识到天主爱我们,并召 唤 我们时,那种切切的痛楚。这便是保持最初归依时的青翠新鲜,保持被基督所爱的喜悦,以及保持蒙救赎者的感恩。然后:“所以你该回想你是从哪里跌下的,你该悔改,行先前所行的事:若你不悔改,我就要临于你,把你的灯台从原处挪去。” (默 2:5)
像起初那样活出信仰,就是每天早晨更新对天主的“是”。这是唤醒灵魂,迎接圣神的临在,圣神使万物更新。圣保禄宗徒说:“应在心思念虑上改换一新,穿上新人,就是按照天主的肖像所造,具有真实的正义和圣善的新人。”(弗4:23-24)
圣女大德兰说,灵修之路就像“永远回归本源”,因为灵魂容易分心,失去热情。她劝诫说:“开始是每个人的事;坚持是圣人的事。”——(《通往完美之路》,第42章)
圣方济·沙雷氏教导说,记忆天主的恩惠,就能增长对天主的爱:“爱是认识天主的灵魂最初的感受。但你必须用默想祂的慈悲来滋养它。” (《天主之爱条约》,第二卷,第十一章)
因此,回想天主临到我们的那一天,领受告解的恩典,蒙应允的祈祷的安慰,这一切都温暖着我们的心,使信仰不至于沦为空洞的形式。热忱并非一种情绪,而是始终如一地愿意爱天主胜过一切。如同初信之日那样活出信仰,乃是持之以恒的爱。唯有当灵修的日常被圣神每日的感动所激发时,才能转化为恩典。
圣若望保禄二世说:“归依并非一时之举,而是心灵的永恒态度。”——(2000年世界青年日,在托尔韦尔加塔的讲道)
愿我们灵修生活的每一天,都如同那些刚刚找到天主的人一样,对天主发出新的“是”,开启新的“开始”。因为这让我们想起《耶利米哀歌》中的话语:“祢的仁慈,朝朝常新;祢的忠信,浩大无垠!” ——(哀歌 3:23)
——原文取自Ecclesiasticus Cor Iesu Sacratissimum,本台翻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