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明头条】|另辟蹊径:希望的朝圣之旅

亚洲教会正迎接20年来规模最大的聚会——希望的朝圣之旅,该活动于11月27日至30日在马来西亚槟城举行。天主教信友受邀重拾信仰,踏上充满慈悲与对话的新征程。

《玛窦福音》记载:“他们在梦中得到指示,不要回到黑落德那里,就由另一条路返回自己的地方去了。(玛2:12)三位贤士在遇见圣婴耶稣后,无法再走回头路。他们的相遇改变了他们。他们踏上了一条新的道路,一条源于信仰与转变的道路。

希望的朝圣之旅邀请我们效仿,如同三位贤士一样,我们也曾在圣事中、在团体中、在日常的挣扎中遇见基督。如今,主召唤我们踏上不同的旅程:带着更新的希望、更深的慈悲和更强烈的使命感。

另辟蹊径:归依的召叫

另辟蹊径不仅仅是改变方向,更是改变心境。它意味着让我们与耶稣的相遇重塑我们的价值观,更新我们的视野。

在当今的亚洲,现代化、不平等、生态危机和文化分裂充斥着我们的社会。面对这些挑战,耶稣邀请我们走上正直、简朴和团结的道路。朝圣之旅是一个神圣的机会,让我们放下那些使我们远离天主、冷漠、消费主义、偏见和恐惧的道路,转而走上慈悲与共融的道路。

教宗方济各在《福音的喜乐》中提醒我们:“福音的喜乐充满所有与耶稣相遇之人的心灵和生命。”指引东方三贤士走向新路的喜乐也必须指引我们。亚洲教会必须敢于另辟蹊径,更深入地聆听,更谦卑地服务,更勇敢地关怀那些被边缘化的人们。

希望:我们朝圣之旅的指南针

在禧年的核心,蕴藏着希望——一种宁静的力量,它让我们即使在世界一片黑暗中也能看到光明。希望并非天真的乐观,而是确信天主已在工作,即便在我们等待和痛苦之中。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在希望中得救》(Spe Salvi)通谕中写道,希望“唤醒了某种对未来的记忆”。对于亚洲的天主教信友而言,这份希望必须激励我们回应时代的创伤:贫困、冲突、不公和孤独。

另辟蹊径,意味着相信明天会更好,这并非出于我们自身的力量,而是出于天主的应许。

泰戈尔对此有精辟的阐述:“信仰是一只鸟,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感受到光明并歌唱。”我们的希望必须歌唱,为了那些渴望回家的移民,为了那些寻求人生意义的青年,为了那些在滥用中呻吟的土地,也为了那些如香火般升至天主面前的穷人。

在亚洲土壤中扎根福音

在亚洲活出福音,就是让福音在我们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用我们的语言传扬福音,用我们的艺术表达福音,用我们和谐、尊重和团体的价值观来活出福音。

亚洲的教会蒙召与文化、宗教和穷人进行三重对话。这是圣神在亚洲的道路:不是对抗,而是共融;不是统治,而是服务。当我们的天主教身份反映出基督的温柔(轻柔、谦卑、默观,并亲近穷人)时,它便最为闪耀。

当我们像东方三贤士一样跪在马槽前时,我们看到一位谦卑的神,祂选择爱而非权力。这种谦卑必须指引教会在亚洲的临在。我们蒙召不是强加于人,而是提出建议;不是喧嚣,而是闪耀光芒。

在共融中携手前行

走不同的路,也是同道偕行。朝圣之旅邀请我们更深入地体验同道偕行,并肩同行成为天主的子民。

在这片多元的大陆上,我们的旅程必须是聆听、尊重与合作的旅程。教宗方济各在《众位弟兄》通谕中提醒我们:“没有人能独自得救;我们唯有一起才能得救。”亚洲教会必须体现这一真理,跨越世代、宗教和国界,架起沟通的桥梁。我们的目标不是征服人心,而是陪伴他们;不是标榜优越,而是彰显天主的临近。

因此,希望成为我们共同的道路,成为我们携手走过苦难与喜乐,走向天主所应许的丰盛生命的歌谣。

转变与希望

耶稣藉着伟大的希望朝圣之旅,召叫我们亚洲的天主教信友,以不同的方式行走,以不同的方式梦想,以不同的方式去爱。他邀请我们在家庭、堂区和社会中成为希望的朝圣者。

让我们选择疗愈而非伤害、包容而非排斥、建设而非破坏的道路。让我们成为基督的化身,去关爱其他信仰的邻人、关爱穷人、关爱整个受造界。先知依撒意亚向我们保证:“看哪!我要行一件新事,如今即要发生,你们不知道吗?看哪!我要在荒野中开辟道路,在沙漠里开掘河流。”(依43:19)

这是天主对亚洲的应许,一条通往和平、正义与合一的新道路。愿我们如同东方三贤士一样,起身朝拜,然后踏上一条不同的道路,一条被基督之光照亮、以希望为指引、向亚洲所有民族展现天主慈爱之心的道路。

——作者:Nelsa AC修女

Daily Program

Livesteam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