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明头条】| 勿使科技剥夺人性

科技正在剥夺人性,在某些方面将人类变成无形的思想。
据CNA网报道,上周六的纽约邂逅活动小组讨论在纽约市切尔西区大都会馆举行。这是天主教“共融与释放”运动成员组织的年度广泛文化会议。此次讨论由圣母大学法学教授保禄·卡罗扎(Paolo Carozza)担任主持人,与她一起参加讨论的还有罗森( Christine Rosen),以及圣母大学法学教授兼生物伦理学家斯尼德(O. Carter Snead)。
在谈话中,他们重点讨论了人类经验在多大程度上变得越来越孤立。卡罗扎警告说,“脱离肉体”——或者说“忘记人体的中心地位”——定义了当今的文化。这种听起来可能像科幻小说的想法这要归功于技术的进步。这些进步让事情变得越来越便捷,而且非常诱人。罗森总结了当今人们对便利的偏爱:“我宁愿按一下按钮叫车,不用和司机说话,直接送到我的位置,我希望食物直接送到我家门口,不用看准备或送餐的人。”此外,她表示,花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不仅仅是浪费时间,还会改变人们看待自己和与他人的关系的方式。
人开始更喜欢通过媒介沟通,而不是面对面地沟通。人开始不相信自己对事物的情绪反应,除非这些情绪反应反映在社交媒体页面上,并且得到足够的点赞。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习惯于以一种非常脱离现实的方式来寻求认可,理解生活的世界。罗森观察到,当你踏上地铁站台,你会发现人们更加粗鲁,他们似乎更加充满敌意、愤怒和不耐烦。社会中最脆弱的群体,包括老人和儿童,首当其冲地受到这种无形存在习惯的冲击。
斯尼德认为:“这种追求便利和避免面对面接触的倾向阻碍了人类的繁荣。一个有形的人在给予和接受的网络中茁壮成长,而所需要的美德也被忽略了。如果一个人把生活看作一个消费者,他就不会考虑无偿给予的美德,而只会考虑慷慨、好客、仁慈,也就是陪伴他人承受痛苦,就好像是自己的痛苦一样。”这种自私的后果是将他人当作工具,并带来致命的后果。生殖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可以根据智商选择胚胎(并淘汰那些被认为智力不够的胚胎),而协助自杀的立法则倾向于鼓励老年患者结束生命,而不是治疗他们的精神疾病。
活在你想要的世界里
罗森和斯尼德认为,一切还不算晚。人们仍有希望挽回失去的一切,但这意味着要放弃一些期待已久的技术便利。罗森说:“我认为我们必须对想要生活的世界有更多的认识和思考,而不仅仅是现在生活的世界。从个人层面来说,你总是选择人,选择面对面。接受这样的想法,因为这会带来不便和烦恼,你必须穿上衣服和裤子,走出家门,当着别人的面祝他们生日快乐,而不仅仅是因为 Facebook 提醒你今天是他们的生日。”
斯尼德建议人们牢记加尔各答的圣德肋撒修女的话:人们之所以在世界上遇到这么多麻烦,是因为忘记了彼此属于他人。这需要一定的道德想象力才能理解一个人如何属于那些不认识的人,或者能看到躺在街上的人,看到坐在轮椅上的人,那些看起来和自己不一样的人。恢复友谊和体现爱、友谊和好客的真正愿景的途径是通过实践,它存在于人际关系中。在允许的情况下与人交谈、互动、拥抱。
Daily Progr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