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明头条】| 教父和圣师关于宣讲福音使命的教导

公元40年,基督徒人数约为1000人。到公元400年,这个数字已增长到近4,000万。基督信仰如何能在一个由异教统治的帝国中迅速崛起呢?

基督信仰之所以能够发展,是因为它与当时的其他宗教相比具有独特性。没有其他团体像基督信仰一样既具有传教性又具有排他性。耶稣对门徒的训示突显了教会使命的两大特征,并在《玛窦福音》(“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 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给他们授洗”28,19 )和《若望福音》(“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经过我,谁也不能到父那里去”14,6)中得到了体现。基督徒蒙召传播天主圣言,使众人能真正且唯独信靠耶稣基督,因为要得救赎,人不能同时侍奉两个主人。
这种传教与排他性的结合在基督信仰中独一无二,对早期教会的成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然而,若仅从这种角度理解教会的使命,则可能削弱基督徒传播上主圣言的精神。教会排斥对任何其他神明的崇拜——无论是异教神祇还是金钱权力,因为它遵循上主启示的真理;教会呼吁基督徒传福音,则是出于对所有天主子民的爱。理解教会教父和圣师们在基督信仰早期鼓励传播福音的方式,有助于帮助所有基督徒完成今天的传教使命。

一.通过讲道与教导
正如圣多玛斯·阿奎那在《神学大全》中所阐述的,理智与意志是人类灵魂的两种独立力量:理智追求真理、意志追求善。这并不意味着这两种力量彼此隔绝。理智引导意志走向善,因为“意志的对象‘善’是由理性提出的”(I-II,q.19,a.3)。为此,使理智相信基督信仰真理是教会传播圣言使命的重要方面。在《论基督信仰教义》一书中,圣奥斯定指导基督徒怎样成为有效传讲天主圣言的宣讲者。他强调,在向听众传授教义时清晰易懂至关重要。基督信仰真理必须始终以温和的方式提出,既出于对真理本身的尊重,也出于对听众接受能力的尊重,以便他们能够接受真理。圣奥斯定写道:“因此,以教导为目的的发言者,在未被理解之前,不应认为自己已将知识传达给了受教者。事实上,即使他表达了自己理解的内容,也不应认为自己已向未理解的人传达了这些内容”(第四卷,第12章)。为此,听者必须具备理解教义的智力,其意志方能据此追求真正的善。

二.通过祈祷
话虽如此,意志仍可能拒绝接受真理。
圣多玛斯因此而采纳了圣奥斯定的定义,将信仰视为在天主恩宠引导下意志推动的理性行为。指出“信德是理智在天主恩宠推动下顺从神圣真理的行为,因而属于人对天主自由意志的范畴”(《神学大全》II-II,q. 2,a. 9)。但正如意志能引导理智去相信,它也可能阻碍信仰。在这些情况下,以及其他情形中,祈求上主恩典的介入是传教士最有效的工具。然而,后现代世界的基督徒有时会低估祈祷的神秘力量。

安提约基亚主教圣依纳爵在《致厄弗所人书信》中强调,祈祷是支持福音传播的手段。“为其他人‘不断祈祷’。他们还有皈依的希望,以便找到上主”(第10章)。圣奥斯定在《论基督信仰教义》中进一步强调了祈祷的效力。他写道,“因此,我们的演讲者将谈论公正、神圣和美好的事物……。不要怀疑这更多是归功于祈祷的虔诚,而不是演讲的技巧:因此,当他为自己和听众祈祷时,他首先是一个祈祷者,然后才是演讲者。临近发言之时,在开口之前,先将渴慕的灵魂举向天主,使其倾吐所饮之物,倾泻所盛之物。事实上,凡涉及信仰与仁爱的议题,皆有诸多可言之事,而通晓者亦可采用多种方式表达。如今,除了那位洞悉众人心灵者,谁能正确判断我们每次该说什么,或听众期待从我们口中听到什么?除了那位掌管我们和我们所有言论的人,谁能使我们说出必要的话语,并以必要的方式表达呢”?(第四卷,第15章)。为此,基督徒蒙召祈祷,祈求上主的恩典感动那些拒绝福音的人,使他们有朝一日能够信服。

三.通过善行
上主的恩典能借着基督徒的善行彰显。在某些情况下,非信徒可能不愿倾听基督信仰传教士的教导,因为他们过去可能与其他基督徒有过痛苦的经历。事实上,在许多情况下,行动比言语更有说服力。因此,教宗方济各在2023年向要理讲授员发表讲话时提醒大家,“成为要理讲授员意味着见证信仰,在个人生活中保持一致性”。随后,他援引亚西西的圣方济各对会士们的训示(“务必宣讲福音,必要时也可用言语”),强调行为见证与言语见证同等重要。

圣依纳爵在《致马尼西亚基督徒的书信》中强调,基督徒的言行必须保持一致。“不仅要自称基督徒,更要成为基督徒”(第4章)。除了祈祷,他在《致厄弗所人书信》中还敦促信徒们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教导他人:“面对他们的愤怒,你们要温和;面对他们的狂妄,你们要谦卑;面对他们的亵渎,你们要以祈祷回应;面对他们的错误,你们要坚定信仰;面对他们的残暴,你们要保持和平,不要试图效仿他们。在良善中,让我们成为他们的兄弟,努力效法主。谁承受了更多的不公?谁经历了更多匮乏?谁遭受了更多轻蔑?你们中间不可有魔鬼的杂草,但要以纯洁和节制,在基督耶稣里,以肉体和精神坚守”(第10章)。

圣奥斯定在其著作《论基督信仰教义》中重申了这一点。他认为,“要使人温顺地倾听,比起言辞的庄重,演讲者的生活无疑更具分量”(第四卷,第27章,第59条)。事实上,聆听福音宣讲者的人可能会问,‘你所吩咐我的,你自己为什么不遵行呢?这样,他们就不会顺从地听从传道者——因为传道者自己也不听从自己——反而与传道者一同轻视向他们宣讲的上帝之道’(第60条)。正如保禄宗徒写给弟茂德的书信所指出的,“要在言语行为上,在爱德、信德和洁德上,做信徒的模范”(弟前4,12)。

为此,教会传播圣言的使命不仅在于感化他人心灵,更通过教导、祈祷与善行,为所有基督徒提供了深化信仰的契机。

——原文选自“信仰通讯社”,有改动

Daily Program

Livesteam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