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教新闻】|回应时代实践神学 圣神三院分庭抗礼

我们是“做神学”而非抄写神学。香港教区主教周守仁枢机强调神学具实践幅度,他鼓励神学生回应当代需要去演绎信仰,非复制知识,亦非盲目追求分数,而是为真理和上主爱的信息服务。

香港教区的神学生从今年9月1日新学年起,在崭新的架构下接受神学培育:圣神修院神哲学院结束与宗座传信大学的学术联系,学院成立三个独立学术单位,分别是圣神神学院、圣神哲学院和圣神宗教学院;神学院改与罗马的宗座额我略大学神学院合办课程;哲学院与额我略大学哲学院建立联系;宗教学院则与台湾的辅仁圣博敏神学院合作。三间学院于8月31日上午在圣神修院举行迎新活动和课程简介会,同日下午举行开学弥撒,超过30名新生参与。

开学弥撒由三院校董会主席暨校监周枢机主礼,正在访问香港的宗座额我略大学校长莱维斯神父(Mark Andrew Lewis)、圣神修院神学院主任蔡惠民副主教、哲学院主任周景勋神父、宗教学院主任伍国宝神父,及多位教授和圣神修院神师共祭。

周枢机讲道时表示,两间大学╱ 神学院为新生带来了一个崭新的学期,他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反思与研究,采用内在的交谈式学习与天主圣神相遇,既要保持谦逊的开放态度,同时为学问站稳立场,也要容许差异。在共议同行的年代,他指学生分享所学时,“如果对方也能够明白并愿意认识我们, 与我们同行, 那么我们真的是学成了。”在弥撒上,两名新任教授张乐天神父和孟一仁神父宣认信德,矢言忠诚地履行培育工作。

让神学培育与现代社会接轨

蔡惠民副主教在课程简介会上表示,圣神修院神哲学院为三间学院提供行政和校务支援、场地管理和图书馆资源。他 解释相关变动时指出,“这是教廷文化和教育部的要求,让神学培育与现代社会接轨。”他续称,三间学院并非圣神修院的属下机构,并肩面向社会并乐于跟学术机构交流。

辅仁圣博敏神学院多年来致力推动信仰本地化,蔡副主教肯定这深化了神学培育的本地化,回应亚洲包括台湾和香港的平信徒角色发展。他亦期望相关学院藉额我略大学在神学培育的领导角色,进一步投入普世教会。

圣神宗教学院主任伍国宝神父乐见两学院达成合作,让宗教学的培育更贴近本地的需要,以更富创意的思维在人群中为信仰作证。他指纵然香港人的生活更为忙碌,仍不乏担任堂区职务和任教于公教学校的教友报读课程。

神学课程加强交谈幅度

历史学家、耶稣会莱维斯神父向本报表示,宗座额我略大学将会跟圣神神学院的神学课程合作颁授资历,而神学课程架构不会作重大变更,“因为相关课程是根据香港牧者和教会的需要而设计的。而我希望新课程更彰显亚洲幅度,特别是中国及相关的神学语境。”

他强调,“额我略大学非常重视神学培育的交谈幅度,香港是一个非常适合进行文化交谈和宗教交谈的地方,我们可以在这方面互相合作,同时与其他宗教交谈, 及与其他基督宗派进行合一交谈,这是我们双方合作的原意。”

Daily Program

Livesteam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