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教新闻】|圣言会总会长:在受伤的世界中带来天主的光

在圣言会创立150周年及纪念日之际,现任总会长安瑟尔莫神父接受本新闻网采访时强调,我们目前的使命是“在受伤的世界中带来天主的光”。安瑟尔莫神父承认西方世界正在远离宗教,但“我们的使命依然还留有空间”。在纪念日当天还举行了常设艺术廊的揭幕礼,随后举行由范达民枢机主持的弥撒圣祭。
据梵蒂冈新闻网报道,2025年9月8日是圣言会(Società del Verbo Divino)创立150周年及纪念日。在此机会上,现任圣言会总会长、来自巴西的安瑟尔莫·里卡多·里贝罗神父(Anselmo Ricardo Ribeiro)表示,“对我们来说,这首先是一个感恩的时刻,感谢天主为我们及通过我们所做的一切”。
接着,安瑟尔莫神父深入谈及修会的神恩,以及未来修会生活将面临的挑战。借此庆典,神父还表示“也是检视我们历史的机会,承认其中既有光明,也有阴影。为此,我们需要求得宽恕。最后,也是思考未来的一个机会。”
9月8日星期一,为了分享这一重要里程碑与喜乐时刻,在罗马圣言会总会院举行了常设艺术廊揭幕礼,展览内容包括来自圣言会传教地区的照片、见证与艺术作品。随后,下午5点在罗马的圣本笃堂,由圣座修会部副部长范达民(Ángel Fernández Artime)枢机主持隆重感恩祭。参加当日会庆的嘉宾还有圣座福音传播部代理部长,圣座福音传播部初传福音和新建地方教会部塔格莱枢机。
圣杨生·爱诺德的神恩与福若瑟的使命
1875年9月8日,圣母诞辰节,圣言会在荷兰与德国的交界处施泰尔(Steyl)小村,在艰困的情形中正式成立。在修会成立当天的感恩弥撒中,会祖杨生神父讲道说:“只有天主知道,这事能否成功。让我们一起实现祂所愿望的。如果这件事能够成功,我们将感谢天主的恩宠;如果失败了,我们将捶胸,承认我们不配祂的恩宠。”
圣言会的名字是会祖圣杨生神父起的,取自若望福音序言:在起初已有圣言,圣言与天主同在⋯⋯于是,圣言成了血肉,居住在我们中间(若一1-14)。他因此用“圣言”二字取了修会的名字。同时,杨生神父要求全体圣言会士常常默想天主圣三的奥迹、祂爱人的工程、祂救赎世界的计划,以及圣言降生成人的奥义。杨生神父期望“圣言”成为会士生活,和所有传教事业的基础及中心。
1879年4月,第一批传教士安治泰神父和福若瑟神父被派往中国,随即在鲁南地区开展福传工作。福若瑟在鲁南地区传教27年,直到去世升天。福神父曾说过:“爱是唯一人人能懂得的语言”。他在家信中写到:“我愿在天堂仍是一个中国人,我愿为中国人死一千次,我没有其它的心愿,只希望我的尸骨埋在中国同胞中间。”
安瑟尔莫神父:在黑暗中带来基督的光
正如十九世纪末一样,圣言会面临着世界的挑战,这些挑战在每个时代都向人类发出考验。安瑟尔莫总会长指出,“未来就是现在:我们已经走过了新世纪的四分之一”。因此,当今我们的挑战之一就是“用我们在上个世纪所接受的培育,去思考今天的使命:我们是一个相似的时代,但被召叫在一个数字世界里去做传教士”,在这个世界里,科技、网络、社交媒体和人工智能占据著主导地位。接着,还需要明白如何“治愈”这个“受伤的世界和受伤的传教士”。最后,更重要的是,“如何带来基督的光,以致可以在黑暗中闪耀:将耶稣置于我们的中心,而不是我们自己或我们的欲望与思想”。
圣言会:在79个国家扎根的多元文化国际性修会
人们常称呼圣言会士为“圣言的拓荒者”,因为他们福传的首选地是那些还没有聆听到“圣言”的地方。如今,圣言会有近六千位传教士,他们来自76个国家,在全球79个国家致力于福传的使命。总会长指出,“我们是一个多元文化国际性的天主教传教修会”。
总会长并不掩饰各个修会普遍面临的圣召危机,他表示,这场危机“正发生在当下,并且也确实触及到我们,特别是在欧洲和美洲”。然而,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在非洲的圣召正在增长,如今,我们超过一半的会士来自亚洲”。但令人担忧的是度奉献生活的弟兄人数正在减少,但我们仍然可以说:我们还年轻,仍有机会为教会和传教使命工作。
人心深处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在受伤人中传扬福音,是圣言会士们认为的首要层面。虽然现代社会在表面上似乎越来越远离宗教与信仰,但总会长强调,“我会问自己,人们远离宗教,是否意味着他们也远离了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呢?对我来说,仍然存在着 传教的空间”。确实,在欧洲、西方,人们有所疏远宗教,但在人们心中始终存在那些无法删除、永远不会消失的问题。“这正是圣言会传教的地方,临在与人们中间,帮助人们寻找生命的意义,即在天主之内”,总会长进一步解释,“这不只是单纯地临在,而且要与他们同在,使他们能在我们身上看到那来自天主的光,这光就是天主、基督”。
成为和平的缔造者
正如方济各教宗在去年六月接见圣言会时所嘱托的那样:努力成为和平的缔造者,这也是教宗良十四世自开始牧职以来的呼吁。总会长指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我们自己必须成为和平之人。作为一名传教士,当我去传教时,我常常问自己:我的临在是一种和平的临在,还是只是出于好奇,如同一个外来者的临在?作为一位传教士,不仅仅只有宣讲,还需要临在,甚至是那种默默无闻的临在。”总会长继续强调,“我们的临在必须是和平的临在,能够充满人们的生活”。教宗良十四世的临在就是一个见证:他的临在就是一种和平的临在。他本身也是一名传教士,他传教不仅靠宣讲,也藉着自身的临在来传教。
Daily Progr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