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名头条】|如今我仍是个“投资人”
从一个追求财富的创业者,到传扬福音的天国仆人,我深深体会到:最有价值的投资,不在房产、股票或企业,而是在人的灵魂上;如今我仍是个“投资人”,只是我所追求的,是那永恒不朽的价值,我把生命全然献给天主的国,因为这是一笔永远不会亏本的“买卖”。
我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家中并不富裕,经济状况也不稳定。父母经营鸡蛋批发,从小我就得在清晨五点起床帮忙搬蛋;那时我双手抱着比自己身躯还大的蛋箱,小心翼翼地移动,深怕一个不慎,摔破了生活的依靠。那时爸爸总叮嘱我:“这鸡蛋是我们的生计啊!”所以从小我就明白什么叫“责任”和“承担”。
奶奶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在我小时候,她常牵着我的手走进教会。虽然我当时听不懂讲道的内容,但诗歌的旋律、教堂彩绘玻璃的光影、温暖的笑容与长椅上的平安,都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安稳,彷彿心中被点亮了一盏小灯。
我11岁那年,父母为了给我们更好的教育和生活,举家迁往当时相对自由的南非。对年幼的我来说,这是一场冒险,却没想到这将成为改变我生命轨迹的旅程。初来乍到,一切从头开始,语言不通,生活清苦,但爸妈靠着勤奋拼搏渐渐的站稳了脚跟。然而,好景不常,一次投资失利将我们打回原点。那晚,爸爸坐在沙发上失神发呆,妈妈躲进房间痛哭,我站在门缝偷听,第一次懂得什么是“绝望”;当时我心里也埋下了一个强烈的念头:“我一定要变得有钱,让家人不再为钱忧愁。”
大学时期,我边读书边酝酿创业计划。表面上积极、有目标的我,实际内心却有一股说不出的空虚;当时我不会说自己在寻找“信仰”,但的确在追寻一种“安全感”。一次周末派对结束后,因交通安排出了差错,我独自站在人来人往的门口,不知所措;一个不太熟的女同学主动说要送我回家,途中,她忽然问我:“明天早上,要不要一起去教会?”听到“教会”二字,我心头一震,脑海浮现出儿时奶奶牵我走进教堂的画面,那熟悉的诗歌与彩绘玻璃的安详再次浮现,于是,我点头答应。
自那次之后,我开始稳定地参与教会聚会,信仰在我心中慢慢扎根。当时正值大学一年级,我一边读书,一边经营自己的第一门生意,事业起步顺利,订单稳定,我心里想:“这大概是天主为我预备的成功之路吧?”然而,天主在我心中却悄悄撒下一颗不同的种子。
某次主日敬拜后,我独自坐在最后一排,看着台上的人祈祷,心中听到一句话:“如果有一天,是你站在那里传讲福音,你愿意吗?”我愣住了,刚信主不久,《圣经》都没读上几卷,怎可能成为传道人?但这个声音久久没有消失,像是一根温柔却坚定的手指,不断敲着我心门。
我开始禁食祈祷求天主明确带领。某日清晨,我跪下祈祷:“主啊,若真是祢的呼召,请亲自向我说话。”当我翻开《圣经》,目光正好落在《路加福音》3章23节上:“耶稣开始传教的时候,大约三十岁……”那一刻,我彷彿被雷击中,心跳加速,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下来。我明白了:天主要我预备十年,像耶稣一样,在三十岁时踏上全职服事的道路。
那时我才二十岁,刚信主,毫无装备;但我知道,我已不再属于自己。从那刻起,我人生的方向,从“如何赚最多的钱”,转变为“如何带最多的人认识天主”。这十年间,我一边发展事业,一边在教会积极服事,学习在职场中活出信仰,我用奉献支持传福音,帮助教会建堂,全心投入各样事奉。每一次探访、每一次摆上,我都当作是为主而做的。只是,随着三十岁的临近,我却越来越挣扎,因为事业正达高峰,要放下谈何容易?我曾向天主求情:“可以等一下吗?”
32岁那年,天主不再容我逃避。一连串灾难接踵而至。正当我手足无措时,一位多年未见的弟兄来访,他读出《圣经训道篇》5章4节的内容:“你一向天主许愿,就不可拖延偿还……”他看着我,说:“你不是12年前就许过愿了吗?”我哑口无言,只能跪下流泪祈祷:“主啊,我愿意,求祢带领我走祢的路。”
随后,我与妻子搬到美国,进入神学院。根据签证规定,我们无法工作,只能靠信心生活;虽然多次申请奖学金皆未成功,但天主透过不同弟兄姊妹的问候,奇妙地供应了我们每个需要。有次收到匿名信,内附几张百元钞票和一句话:“主知道你们的需要。”那一刻,我们深深体会:“虽然一无所有,在基督里却样样都有。”
我从神学院毕业后,正式全职服事教会,如今在加拿大的一个教会服事。这八年间,我亲眼看见天主如何翻转生命、医治创伤、赐下永恒的盼望等蒙福的见证,我不得不承认我服侍的天主,是又真又活的,是值得我为祂献上一生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