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教新闻】| “耶路撒冷正义之声”公开信:致我们的人民和牧者
圣地基督信仰大公运动团体“耶路撒冷正义之声”自发形成于在圣地暴力与恐怖再度肆虐之际,旨在分担影响和煎熬耶稣故土人民生活的事件及进程,并提供相关的分析和洞察。这一团体的成员包括了耶路撒冷拉丁礼荣休宗主教米歇尔·萨巴赫、路德教派主教穆尼布·尤南、希腊东正教主教阿塔拉·汉纳、萨比尔大公运动中心协调员萨万·比塔尔、巴勒斯坦神学家约翰·穆纳耶尔、耶稣会士大卫·诺伊豪斯、非洲传教会会士弗朗斯·布温神父。
近日,该团体发表长篇公开信《致我们的人民和牧者》。该信旨在唤醒正在圣地饱受恐怖与痛苦的摧残基督徒们深刻反思基督信仰的力量源泉以及基督徒肩负的使命。信中强调:“在这痛苦的日子里,作为我们周围现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正穿越被死亡、流离失所、饥饿和绝望笼罩的幽谷”。
“坚守”的见证
公开信简要概述了圣地现状,强调“加沙正在上演一场种族灭绝,且有蔓延至巴勒斯坦其他地区的风险。通过系统性摧毁房屋、医院和教育机构,加沙的种族清洗正日益加剧。约旦河西岸也采取了类似的手段,以色列定居者在以色列军队的纵容下实施暴力袭击。房屋被拆毁、整个村庄被摧毁、居民沦为无家可归者;数千名囚犯在没有任何法律保护的情况下被行政拘留;人们被杀害或受伤、橄榄树被焚烧、庄稼被毁、牲畜被杀或被盗、私有财产被掠夺”。
信中表示,“面对这痛苦时刻,看到家庭被驱逐或被迫离开巴勒斯坦-以色列,我们心碎不已。我们不评判那些选择离开的人,因为我们深知每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负担。我们为他们祈祷,无论他们决定去往何方,我们的祝福都将伴随他们。然而,在我们——扎根于巴勒斯坦土地上的基督奥体成员——之中,仍有选择留下、发声并行动的人”。
基督信仰大公运动团体成员强调,今天留在圣地“不仅是政治、社会或实际层面的决定,更是一项精神层面的抉择。我们留下来并非因为轻松,也非宿命使然。我们留下是因为我们蒙召这样做。我们的主耶稣诞生于伯利恒、行走于加利勒亚的山丘、为耶路撒冷哀泣,并因始终忠于使命而遭受不公的死亡。祂没有逃避,而是直面苦难,从死亡中汲取生命。同样,我们留下来并非为了将苦难浪漫化,而是为了见证上主临在于饱受摧残的圣地、见证上主的大能”。
对基督徒而言,在这历史的黑暗时刻,“留下就是用生命宣告:这片受伤流血的土地依然神圣”。这意味着“宣告巴勒斯坦人的生命——穆斯林、基督徒、德鲁兹人、撒玛利亚人、巴哈伊教徒——以及以色列犹太人的生命都是神圣的,必须受到保护。这意味着铭记复活始于坟墓,即便此刻,在我们共同的苦难中,上主仍与我们同在。” 信中引用了耶路撒冷拉丁礼宗主教皮扎巴拉枢机在日前访问加沙地带时的话:“基督并未缺席加沙。祂就在那里、被钉在伤者身上、埋在废墟之下;也存在于每一次慈悲之举、每支黑暗中点燃的蜡烛、每只向受难者伸出的援手中”。
基督徒的“坚守”是爱所有人的标志
公开信中继续写道:“我们是复活之子;我们的存在本身就是见证复活的主耶稣基督。”自五旬节以来,这见证“从未间断,在一切开始的地方持续闪耀”。一份在心爱的土地上绽放的见证,这份爱“并非视其为私有财产,而是视为天赐恩典。我们爱我们的穆斯林和犹太邻居,并非抽象地爱,而是以团结之心和实际行动去爱。留下来意味着继续植树、养育子女、医治创伤、接纳异乡人。我们肩负的使命不是退缩,而是建设:建造房屋、教堂、学校、医院和花园”。本着现实注意的态度,“我们认识到,完美的和平在此生只是乌托邦。然而,正是通过我们在此地的见证,才能在上主的国度里更充分地享受和平”。
信中分享的观点所指向的合一愿景是“一个活生生的、在圣言化做肉身之地体现的教会。自五旬节以来,我们的礼仪在喜乐与痛苦的时刻被吟唱,表达了多种语言和文化。亚拉姆语、希腊语、亚美尼亚语、阿拉伯语、拉丁语以及更多语言。我们的圣事承载着古老而不可战胜的希望。今天,当我们祈祷时,既扎根于丰富古老的传统,又全然活在当下,忠于我们周遭的世界。这是一个时空,基督徒蒙召成为盐与光——正是在基督首次说出这些话语的地方。盐能治愈歧视、占领、种族灭绝和持续创伤造成的伤口;光,即使在黑暗日益深重时也拒绝熄灭。即使我们只剩下寥寥数人,我们仍将加倍努力,强化我们作为盐与光的存在”。
为此,“让我们彼此宣告:我们留下,因为我们蒙召;我们留下,因为我们被派遣。我们活着,因为基督住在我们内”。
致牧者的话语
公开信表达了对圣地教会和教会团体领袖及牧者的爱与尊重,并感谢他们“就我们正在经历的艰难处境发表的声明,捍卫人类和道德价值观。特别是当你们用同一个声音发声并采取行动时,我们尤其欣喜。例如近期对加沙和泰贝的访问” 。同时,信中也承认“有时信友们抱怨我们中的一些人——教会领袖、神职人员和修会成员——与人民及其日常的斗争和苦难相距太远”。而且“有些人通过言行似乎暗示这不是他们的战争,因为战争尚未波及他们的教堂、修道院和团体”。信中提醒,“各级负责人必须了解当前局势,特别是影响我们人民的时事与悲剧”。而“那些怀着善意远道而来、在耶路撒冷教会服务的人士,应得到鼓励与帮助,使其了解这片土地及其人民的历史与文化。先入为主的观念必须让位于对巴以冲突的认知与真相”。
最后,公开信强调圣地局势“依然复杂且充满变数。然而,作为基督徒,我们深知能生活在这片土地是何等殊荣,这里是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生活、宣讲福音、受难、死亡并复活的地方。复活的福音正是在此首次传扬,并由此传遍了全世界。正是我们的上主、我们的救世主耶稣基督鼓励我们——‘你们小小的羊群,不要害怕!因为你们的父喜欢把天国赐给你们’(路12,32)。我们蒙召在祂的圣神内,并因祂而获得力量、共同前行。这就是同道偕行之路,即‘行进在共同的道路上’。”
Daily Progr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