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明头条】|传福音不一定要去很远的地方

提早“退休”后,天主继续塑造和装备自己。使现在生活更充实,学习与得着更多。

90年代,我随家人移民到多伦多,入读怀雅逊大学。刚到第一个星期,哥哥便带领我领洗信主。从那时起,我参加教会的主日活动,并在教会团体服务。

1996年,我参加教会组织福传活动,前往英国伦敦和曼彻斯特,以福音话剧形式服侍当地华人,这次经历深深触动了我;其后又先后到荷兰、匈牙利等地福传。这些经历在我心中埋下了一份对欧洲人的负担。

毕业后,我开始工作。虽然因工作繁忙未能经常参加教会活动,但仍积极支持教会事工。在我45岁那年,身边有几位年龄与我相仿的弟兄姊妹,相继因意外或疾病离世,这让我初次意识到生命的脆弱,我便开始思考“退休”计划和人生方向。2017年底,我结束了二十多年的银行工作,触发点正是“生命是脆弱的,死亡可以很近”的感觉;第二年父亲离世,更进一步让我深深反思,未来的路应是积极另觅工作,还是停下脚步,寻求天主的带领呢?最终,我选择了后者。

离职后,感谢丈夫的支持,我有机会休假一年。那一年,我想起年轻时福传的经历,才发现心中对宣教的那份热忱始终未曾消退。有这份感动,就应该先装备好自己。于是,我开始学习法语,至今仍然持续学习,盼望有一天能与欧洲人建立更深的交流。

自2015年起,因为战乱的关系,大批叙利亚及穆斯林难民涌入德国、法国和加拿大。昔日我们难以进入这些国家传扬福音,如今他们却来到我们身边,成了新的福传机会。

几年前,我开始在温哥华的一个教会团体做义工。这里过去10年接待了许多难民,从最初的叙利亚人、乌克兰人,到现在的阿富汗人。有一次听到一位传教 人提醒我们:“你的福传对象,可能就是你隔壁街道上的那个人,所以不一定要远赴他乡,因为你身边已经有很多需要和机会……”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这也让我开始参与本地教会的服务。

刚开始,我只是抱着为主奉献和帮助别人的心态,但在当义工的过程中发现,真正得益的其实是自己。我学会了真正“帮助”他人,不是以高高在上的心态去施予,而是发现他们同样是天主宝贵的创造,其中不乏教授、医生、学者,都曾为社会作出贡献,有过杰出的成就,现时却因疾病或年老才失去工作能力。愈是认识他们,愈觉得自己渺小,也更懂得谦卑和感恩。

自从离职之后,我也协助丈夫推动关爱受造世界的工作。他经常受邀到各地教会授课;作为他的配偶,我非常支持和认同他的服务,也乐于协助他。而我会透过工作坊,与大家分享如何自制环保清洁用品,在日常生活中爱护环境和关心家人、朋友的健康。这让我们夫妇在服务上可以互补,达到理论与实践并行。过去内向和胆小的我真不敢想象,靠着天主,我能够站在台上面对数十人,甚至数百人分享。感谢天主,祂让我在服务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与陌生人交流和关心他们,我深信这些都是天主给我的装备。

传福音不必等到退休,随时都可以开始;传福音不一定要去很远的地方,只要身边有机会,就可随时随地分享福音。

——文本取自《号角报》+本台编辑

Daily Program

Livesteam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