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反省】| 以仁爱之心接纳(7月4日-首6)
默想&反省
我们在理智上认同耶稣的使命 — 治愈病人,召唤罪人。我们乐见身边的人改邪归正,也常劝勉人归向天主。但如果他们的「罪」和行为,超出我们的认知;如果他们不认同我们的价值;如果他们跟我们的基督徒行事风格不一致;那么,要接纳他们,的确是有点困难。因为我们也会像法利塞人一样,为捍卫某种真理,而失去了更重要的根本真理 — 仁爱胜过祭献。我们甚至会逐渐将人视为友或敌,将教会 — 天主施爱的最佳场所 — 变成没有某些人的空间,使教会成了判断、制裁的场所。
无可否认,一些基督徒,缺少了基督召唤、接纳、支持、保护罪人和异己者的胸襟和智慧,使基督徒劝化罪人,这本有的善意,被误解、被对抗,使自己本该去劝化的对象,不但与教会,也与天主愈走愈远。
慈悲的主耶稣,请教我如祢一样,接纳异己,结出甘愿改变的悔改果实。
读经一(依撒格很爱黎贝加,他自从母亲死后,到这时才有了安慰。)
恭读创世纪 23:1-4, 19; 24:1-8, 62-67
撒辣享年一百二十七岁。她死在客纳罕地区的克黎雅特阿尔巴,就是赫贝龙。亚巴郎为她举哀涕哭;然后从死者面前起来,对赫特人说道:“我在你们中间是个外侨,请你们卖给我一块坟地,我好安葬我的妻子。”
于是,亚巴郎将妻子撒辣葬在玛革培拉田地的山洞内,这山洞面对玛默勒,就是在迦南地方的赫贝龙。
亚巴郎已经老迈,上主事事都降福他。亚巴郎对管理他家产最老的仆人说:“请你将手放在我双腿之间,我要你指着天地的天主上主起誓:你决不要为我的儿子,从我现在住的迦南的少女中选择妻子;要回到我的故乡,在我的亲族中为我的儿子依撒格娶妻。”仆人对他说:“假使那女孩子不愿意跟我到这里来,我该带你的儿子回你的本乡去吗?”亚巴郎答复他说:“绝对不可!那带领我离开亲族和故乡,和我说过话,对我起誓说:‘我必将这地赐给你后裔’的天主上主,必派遣他的使者做你的前导,使你在那里给我儿子娶一个妻子。如果那女子不愿意跟你来,你对我起的誓,就不再约束你;无论如何,你不可带我的儿子回到那里去。”仆人就动身往美索布达米亚去了。(从故乡的亲族中带回贝突耳的女儿黎贝加。)
那时依撒格来到拉海洛依井的附近,他原住在乃革布地方,傍晚时分,依撒格出来在田间散步,举目一望,看见了一队骆驼。黎贝加抬头看见了依撒格,便从骆驼上下来,问仆人说:“从田间前来迎接我们的那人是谁?”仆人答说: “是我的小主人。”黎贝加就用面纱蒙住脸,仆人就把整个的经过,告诉了依撒格;依撒格便领黎贝加进入他母亲撒辣的帐幕,娶她为妻,很是爱她,依撒格自从母亲死后,到这时才有了安慰。
——上主的圣言
答唱咏 咏105:1-5
答:请称谢上主,因为他美善宽仁。
福音(健康的人不需要医生;我要的是怜悯,不是祭品。)
恭读圣玛窦福音 9:9-13
那时,耶稣看见一个名叫玛窦的税务员,坐在税关上,就对他说:“跟我来吧!”他就起来跟随了耶稣。耶稣在屋里吃饭的时候,有许多税务员和罪人也来同耶稣和他的门徒一起吃饭。法利塞人看见了,就对他的门徒说:“你们的老师为什么跟税务员和罪人一起吃饭呢?”耶稣听见了,就说:“健康的人不需要医生,有病的人才需要。你们去研究一下:‘我要的是怜悯,不是祭品’是什么意思:我来的目的不是要召唤义人,而是要召唤罪人。”
——基督的福音
Daily Progr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