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明头条】|人工智能对真理造成哪些影响?

人工智能也许会改变我们获取和解读信息的方式,但它永远不应该重新定义我们对真实事物的承诺。

据ALETEIA(真理网)报道,在人工智能可以生成超现实图像、视频甚至声音的时代,真理往往受到威胁。当我们的眼睛和耳朵不再可信时会发生什么?梵蒂冈最近的文件《古老与新潮》《Antiqua et Nova》提出了关于人工智能对真理影响的紧迫问题,并呼吁在数字时代重新承担道德责任。

人工智能生成的欺骗行为的兴起

从照片级的深度伪造到人工智能生成的新闻文章,技术使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虽然虚假信息一直是一个挑战,但人工智能通过使欺骗几乎无法被发现而加剧了这一问题。世界领导人的虚假演讲、捏造的新闻片段,甚至是人工智能模拟的对话,都可能操纵公众舆论并削弱对制度的信任。如果我们不能区分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人造的,真理本身就会成为牺牲品。

《古老与新潮》《Antiqua et Nova》警告人们警惕这场日益严重的危机,指出人工智能可能会扭曲“我们与他人和现实的关系”。当真理变得难以捉摸时,社会就会遭受苦难:民主被削弱,对新闻业的信任逐渐消失,人际关系变得脆弱。

教宗方济各也谈到了这个问题,警告人们警惕数字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谎言传播的速度比事实更快,欺骗可以被用作权力的工具。

真理是一种道德义务

对于基督徒来说,真理不仅仅是准确性——它是一种道德义务。耶稣宣称:“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14:6),将真理置于基督徒世界观的核心。天主教教理教导说,真实是人类尊严和社会和谐的关键(CCC 2468)。在人工智能产生的谎言可以操纵情绪和观点的时代,信友们被要求更加警惕地维护真理。

这意味着要培养辨别能力,谨慎对待我们在网上消费和分享的内容,并让数字创作者承担责任。这也意味着要认识到真理不仅仅是信息,而是诚信。教会提醒我们,负责任的沟通——植根于诚实和尊重他人——对公正的社会至关重要。

我们能在人工智能时代捍卫真理吗?

可以做些什么来对抗人工智能驱动的欺骗?首先,教育至关重要。学校、大学和宗教团体必须帮助人们培养批判性思维技能,以质疑消息来源和核实信息。其次,必须优先考虑合乎道德的人工智能发展。科技公司有责任确保他们的工具不被用来传播谎言,政府必须制定法规,防止人工智能被用来对抗真理。

最后,基督徒被要求见证真理——不仅要抵制谎言,还要积极促进数字和个人互动中的诚实、正义和透明。在一个人工智能挑战我们信任所见事物的能力的世界里,对真理的承诺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

正如《古老与新潮》《Antiqua et Nova》提醒我们的那样,技术应该服务于人类,而不是破坏人类。人工智能可能会改变我们获取和解读信息的方式,但它永远不应该重新定义我们对真实的承诺。捍卫真理的责任最终不在于机器,而在于我们自己。

Daily Program

Livesteam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