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明头条】|认识祭台和圣体龛

祭台是一个圣堂当中最尊贵的物品,是奉献弥撒圣祭的地方。在古代,祭台是柱子支撑的台子的样子,然而大部分情况,祭台的外形有着坟墓的样子,因为在初期教会,信友们常在致命圣人的坟墓上举行弥撒圣祭。这意味着,弥撒圣祭是纪念基督的圣死。后来,圣教会有在祭台下放置圣人遗骸的习惯。那放圣人遗骨或者圣人遗体的地方,叫做圣墓。如今,许多祭台的中央会有一个洞,而上面覆盖的石头,称为“圣石”。此类祭台的中央藏有圣人的遗骸。覆盖在上面的圣石是经过极隆重祝圣的,也是司铎在举祭时九折布的所在,表明圣祭正是在这石头上举行的。

通常祭台是固定的,经由主教隆重祝圣过。如果这固定不动祭台被拆毁,或者挪至别处,那么就失去了祝圣的功效。但有的祭台是移动的。移动祭台又叫做代案,是以祝圣祭台的礼节,祝圣了的石板,或者嵌木的石板。上面嵌有致命圣人的遗骨。这些石板可以放在任何质料的台子上,当做祭台使用。按照圣教会的规定,祭台至少要高出地面三节。这是为了让教友们能够看见司铎的礼节,使他们发自内心的祈求,借由司铎的礼节,交由天主。

此外,在祭台上,司铎成了圣体,基督诞生在司铎的手中,天地间的君王下降人间,取了面饼的形。基督的体和血的分开,象征了基督在十字架上体血分离的祭献。当司铎高举圣体圣血时,圣体圣血又在随后结合了。这象征着基督在十字架上被举扬,又战胜了死亡,从坟墓中复活。这样,祭台在弥撒圣祭的时候,便成了马槽、加尔瓦略山、基督圣墓。基督一生救赎人类的奥迹,在弥撒中的祭台上都一一体现了出来。

苦像

祭台上通放有苦像。“苦像”是十字架上悬挂吾主耶稣基利斯督受难的像。苦像应在祭台中央,这既是为了使教友们瞻仰;这是为了使人明白,祭台是纪念天主苦难,使基督在十字架上祭献,借着司铎的手重演的地方。弥撒圣祭的恩宠是从十字架来的,是从基督十字架上的牺牲来的。弥撒是实实在在的祭献,信友们应该用最深最热切的心去恭敬地望弥撒。

圣体龛

“圣体龛”按照其拉丁文的意思,是“帐幔”的意思,放在祭台正中,为了供奉圣体用的。按照圣教会的规定,圣体龛应该是白石,木,铜制的,外面遮盖一层白布或者本日祭衣的颜色。而在内里,则该衬上白色绸布,因为丝布是为圣体之尊贵相称的。存放圣体之CIBORIUM(译:圣体容器),也该罩上圣体衣,即是一层布。如此遮挡了,才算是妥当的供奉了圣体。任何人经过圣体龛,都该行打千礼。圣体龛主要的作用是,在弥撒以外的时间用来安放基督圣体;提供一个固定位置让教友在圣堂内朝拜圣体;在特殊情况下取出分送给教友,例如临终圣体。圣体龛也有保护圣体免受盗窃亵渎之可能性。规定:“经常供奉圣体的圣龛,应是不能移动的,由坚固而非透明的材料所制成,且上锁上以託量避免亵渎的危险。”(《天主教法典》938条3项)

圣体龛(圣体柜),原意是指“居所”和“帐幕”。因为天主居住在其内。在圣经的旧约里,当时以色列人会把天主临在的约柜安放在会幕之内。在新约里,基督徒继承了以色列人的这一传统,于是便把祝圣后的圣体放在为此而设的圣器里,并以旧约的会幕为其命名。判断圣体龛里面是否有圣体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着圣体灯是否亮着。若亮着,则表明圣体龛里供有圣体。

蜡烛和橄榄油

自古以来教会就有在祭台上放蜡台的传统。按照圣师们的解释:这蜡烛是为了钦崇赞美天主而设置的,为提醒人“做世上之光”。圣堂里使用的蜡烛应用蜜蜡材料制作而成,圣体灯则该用橄榄油。因为我们应该用好的东西恭敬天主,圣教会判断蜜蜡和橄榄油是足够相称于这一目的的。蜜蜡代表它的纯洁和亮光,寓意教友也该以自己的洁德和爱德装饰自己的内心。橄榄油则寓意着增加教友的力量和温良。

Daily Program

Livesteam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