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明头条】|伊凡奇卡修女的“非洲梦”

在贝宁传教的伊凡奇卡·富利尔修女,解释了讲述天主教传教士在全球服务的重要性。她表示:“许多善行往往不为人知。如果有更多人了解它们,就能做得更多。”
梵蒂冈新闻网
伊凡奇卡·富利尔(Ivančica Fulir)修女出生并成长于克罗地亚,从小就梦想成为传教士。她回忆道,“当我只有七岁时,我就有了这样的渴望:将来我要去非洲,帮助那里的孩子。但我体弱多病,母亲对我说,我在非洲恐怕连两天都撑不过去。”尽管家人反对,有一位修女却安慰她说,天主会保护祂所派遣的人,不会让她遭遇任何不幸。就在那一天,伊凡奇卡下定决心,在天主的助佑下,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传教使命。
伊凡奇卡获得经济学学位。在做项目主管期间,她曾协助为贝宁一所孤儿院的建设筹集资金。因此有机会去贝宁做了九个月的义工。在那里,她与圣母显灵圣牌修女会的修女们在一起,这段经历改变了她的一生。回到克罗地亚后,她加入了该修会,但她的心依然留在非洲。经过反复请求,2020年,她的长上终于批准她回到贝宁。
在贝宁服务 3,800 名儿童
目前,伊凡奇卡修女在贝宁首都波多诺伏(Porto Novo)负责一个项目,确保资金筹措,采购并分发食物,同时监督五所小学共 3,800 名儿童的热食供应。此外,她还促成克罗地亚的捐助者与贝宁的修女们建立联系,协助在巴尼格贝-加雷(Banigbé-Gare)村修建第三家医疗诊所。而她另一项重要的使徒工作,则是为阿法梅(Affame)村的女童孤儿院提供照护与支持,该孤儿院由修女们管理。“在传教中,从不缺少可做之事。”修女肯定地说,“但当我们的心向孩子和身边的人敞开时,天主会赐予我们非凡的力量帮助我们完成应尽的使命。”
传教士必须讲述他们的故事
早在贝宁做志愿服务时,伊凡奇卡修女就深刻体会到“传播与交流”对于传教士的重要性。她回忆道:“令我震惊的是,克罗地亚人对本国的传教士知之甚少。许多善行无人知晓,若能广为传扬,必能激励更多人行善。正如一位传教士曾说:‘无人述说,便无人知晓。’”她认为,传教士应当分享他们的经历与内心感受。这些故事能鼓励更多人成为我们的援手,因为我们无法独自完成使命。正如一句非洲古谚语所言:“你若想走得快,就独自上路吧;你若想走得远,就要结伴同行了’。”
正因如此,伊凡奇卡修女开始记录传教生活,最初为天主教刊物供稿,后来又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日常点滴。她解释道,“当我在乌克兰传教的时候,我看到许多义工受到启发,他们都是了解到传教士的服务工作而前来帮忙的。”
社交媒体:传教士的有力工具
在伊凡奇卡修女看来,传教士分享的服务经历,为主流媒体充斥的负面新闻提供了一种必要的平衡。“福音是治愈悲伤、绝望和消极情绪的良方。我尝试从积极的角度分享我们的日常生活,在相遇与经历中彰显了天主的临在”。修女分享说,“基督临在于每一个孩子、每一位病人,他们就是受苦的基督。然而,焦点不应放在苦难本身,而是要讲述如何与耶稣同行,走出困境,步入复活的喜乐。”
社交媒体还使成千上万的人能够与传教士保持联系,并为他们及他们所服务的人祈祷。“知道有如此众多的人在用祈祷支持我们,这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我知道自己并不孤单”。
在社交媒体分享的挑战
伊凡奇卡修女确认,对于传教士而言,传播、交流互动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她说:“这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有时人们未必理解,但从它所结出的果实来看,如此做是值得的”。首先要面对的是技术上的挑战,例如因气候条件导致设备频繁损坏、停电以及不稳定的网络连接。然而,更大的挑战则来自非洲与西方之间的文化和传统差异。
伊凡奇卡修女解释道,“有时,当我分享非洲日常生活的片段时,可能会传递出一些西方观众难以理解的内容,甚至可能遭到严厉的评判。这里的工作方式、家庭生活方式以及庆祝方式都与西方不同。如果不作细致讲解,这些差异可能会引发误解,甚至带来反效果。”尽管面临这些挑战,伊凡奇卡修女仍坚持分享她眼中的“非洲“故事,让全世界看见传教士日常生活的真实面貌。
她最后说道:“如果我分享的传教经历能够触动哪怕一个人的心灵,那便是天主的恩赐”。
Daily Program
